赶海人生:重回1983小渔村

赶海人生:重回1983小渔村

执笔问苍生 著
  • 类别:重生 状态:已完结 主角:杨建国杨建明 更新时间:2025-08-27 15:01

杨建国杨建明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年轻剑客,他在执笔问苍生的小说《赶海人生:重回1983小渔村》中,踏上了一段以复仇为目标的惊险之旅。被背叛和家族血仇所驱使,杨建国杨建明不断面对强大的敌人和迷失的自我。这部穿越重生小说带有浓厚的武侠风格,情节扣人心弦,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力量的较量,一网下去,就是上百斤。杨建明还专挑3斤以上的。众人再次惊呼起来。按照收购价,杨建明要挣三百多块……必将让读者沉浸其中,回味无穷。

最新章节(第1章)

全部目录
  • 第17章

    杨建国数完钱,扭头就走。

    光头葛春还没有喊来人,杨建国已经跑了,这把葛春给气的。

    杨建国是着急回家,哪有功夫在县里待着。

    摇着橹,杨建国碎碎念着。

    “太累人了。”

    “不行,我怎么也得换条船!”

    这附近的船,比杨建国家稍长点5-10米的木船,上面按上马达,估计就得上千块。

    要是买个二手船,那也得七八百。

    这还是木制的,如果中型渔船、大型渔船,那价格都得上万,甚至钢结构的渔船,都得十多万。

    这年代,万元户都凤毛麟角,哪有个人能买得起大型渔船。

    北地沿海,喜欢用钢结构的,南方沿海,渔业更加丰富,基本上家家都有渔船,大部分却是木制渔船。

    远洋渔船,更不用说了,加上专业设备,还有进口设备,十几万,几十万都可能。

    杨建国一边摇橹,一边想着。

    “现在没有二手船,弄个二手马达也行。”

    “有马达,速度起来了,我可以来回跑几趟。”

    “唉!”

    杨建国有点郁闷,就算他能挣钱,可如今这个时代,物资太缺乏了。

    前方海面上,再次出现一艘艘渔船。

    这些渔船,都是10米长的,上面安装柴油马达,在海面上,发出突突的响声。

    “太让人羡慕了!”

    杨建国越看,越喜欢。

    眼看着,村里码头要到了,杨建国放松下来,回头看着水桶。

    水桶里面有冰块,让鲍鱼保持新鲜。

    杨建国拿起毛巾,盖在水桶上。

    这些鲍鱼,杨建国都不准备卖,他准备做干鲍鱼。

    干鲍鱼可是昂贵物品,储存时间长,甚至还有收藏的价值。

    前世的时候,杨建国就从新闻上见过,2023年港岛拍卖会上,1980年辽省滨城国营水产干鲍(20斤装),以18万港元成交的。

    未来几十年,野生鲍鱼几乎没有了。

    如果谁家攒着干鲍鱼,价值堪比房子。

    杨建国不准备攒鲍鱼,但他知道如何制作干鲍鱼,不如制作之后,再次贩卖。

    干鲍鱼的价格,那可是上百块。

    尤其杨建国手中的鲍鱼,制作成干鲍鱼,那是特级两头鲍,价值超过100元。

    一斤两个鲍鱼,就是两头鲍。

    三头鲍鱼是一级,售卖价格50-75元。

    四头鲍鱼就是二级,30-40元。

    “我要都制作成特级两头鲍,回头一卖,肯定上千块。”

    杨建国正想着呢,旁边一条渔船,擦着杨建国船边,直接开了过去。木船晃动,海水飞溅,杨建国差点掉进海里。

    “草!”

    杨建国骂了一声,却看着木船之上,杨建明正冷冷看着杨建国。

    “又是你!”

    杨建国就纳闷了,这个杨建明不敢欺负外人,就敢欺负自家人?

    耗子扛枪窝里横!

    杨建明船上,还有一个帮工的。

    杨建明扫了一眼杨建国船舱东西,没看到有什么鱼货。可自家船上,堆满了小黄花鱼,杨建明这次出海,又是收获颇丰。

    杨建国没有搭理杨建明,他现在就想赶紧靠岸,把鲍鱼运送回家。

    杨建明的船,上面有马达,速度很快。

    “以前我太败家了,自家也没攒点钱。”

    “光靠老爸一条小船,养活全家。”

    杨建国也清楚,杨家都过得不错,唯有自己一家,被杨建国这个街溜子拖累了。

    等杨建国靠岸的时候,码头上,又是许多人,围在杨建明身边。

    “真有你的。”

    “这有800斤的小黄花鱼,还有200多斤杂鱼,这又挣不少钱?”

    村民都围拢过来,再次羡慕看着杨建明。

    黄树浪拿着算盘,也正在计算着:“815斤小黄花鱼,一毛二一斤,总共97.8元。”

    “其余杂鱼263斤,算你8分钱,总共21.04,加起来118.84元。”

    黄树浪算得很快,也把账单递给杨建明。

    虽然今天,没有上次鲅鱼挣得多。

    但每天超过上百块的收入,那绝对是全村头一份。

    就凭这势头,一年就是万元户了。

    杨建明这次是真出息了。

    众人都在夸着杨建明,杨建国上岸的时候,都没有人注意。杨建国还借了手推车,把鲍鱼都放在上面。

    刚要走,杨建明一眼看到杨建国。

    “杨建国,让大家看看,你捕获了什么?”

    这话一出,所有人纷纷回头,看向杨建国。

    昨天杨建国用500块,抽了杨建明,让大家看了一场好戏。今天杨建明,再次寻找杨建国麻烦。

    大家都清楚,杨建明不可能天天挣五百块。

    “你管得着吗?”

    杨建国真不准备搭理,这一会儿冰块就化了,没工夫在这里耽搁。

    “杨建国,你昨天吃了狗屎运。”

    “今天还跟我装什么?”

    “你是不是没货?”

    “记住了,以后绕着我走。”

    “要不是看在都是兄弟,我早就收拾你了。”

    “废物一个。”

    “浪费粮食。”

    “早晚,你媳妇成寡妇。”

    本来杨建国想要走的,听到杨建明后面的话,目光彻底冰冷下来。杨建国慢慢回头,看了一眼杨建明。

    “杨建明,你是真不长记性。”

    “我这里的东西,可是很宝贵的。”

    “比你那小黄花要贵得多。”

    “哈哈,贵得多?就凭你,杨建国,来,今天你要比我多,我继续让你抽。”

    “你要是不如我,我今天抽你。”

    这话一出,村民再次议论纷纷。

    有的老渔民,也上来劝着。

    “都是自家兄弟。”

    “你们这是干啥。”

    “能挣钱,是好事情。”

    “建国也开始出海了,这就是好事。”

    杨建明可不管那些,他一把抓住手推车,对着黄树浪道:“来,老黄,给我做一个见证。”

    “今天,我必须抽他。”

    就在杨建明说完这句话,码头上,突然挂起一股风。

    这风,有点大,让众人都眯缝眼睛,一些帆布都跟着飞了起来。

    水桶上的毛巾也飞了起来。

    黄树浪正好一低头,瞬间傻眼。

    “卧槽,大鲍鱼!”

    这一声鲍鱼,也让其他人望了过去。

    码头上,全部傻眼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