卿卿复归来
  • 类别:短篇 状态:已完结 主角:谢明远沈砚之 更新时间:2025-08-17 22:04

精彩小说卿卿复归来本文讲述了谢明远沈砚之两人的短篇言情故事,卿卿复归来给各位推荐,小说内容节选上一世,我被困在这看似辉煌的金殿玉楼,尊贵无比却又身不由己。我将真心错付,把权势当作玩物,肆意挥霍着皇家的荣耀与威严。我……

最新章节(卿卿复归来精选章节)

全部目录
  • 第一章:重生于朱墙碎瓦时晨光熹微,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雕花梨木妆台上,

    铜镜里映出一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。我,萧玉融,昭阳镇国长公主,小字卿卿,重生了。

    上一世,我被困在这看似辉煌的金殿玉楼,尊贵无比却又身不由己。我将真心错付,

    把权势当作玩物,肆意挥霍着皇家的荣耀与威严。我以为整个玉京都在我的脚下,

    却不知自己早已被权力的漩涡吞噬,众叛亲离。最终,国破身死,落得个凄惨下场。

    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,刺痛让我彻底清醒。我看着案头那张精美的鸳鸯笺,

    上面是我上一世为竹马沈砚之精心准备的诗词,字里行间皆是少女的爱慕与期许。那时的我,

    满心满眼都是他,以为他会是我一生的良人。“公主,该用早膳了。

    ”贴身丫鬟绿枝轻声提醒,声音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。她还是同以前一样,对我恭敬有加,

    却也隐隐透着疏离。我攥紧笺角,深吸一口气,告诉自己,这一世,一切都要改变。

    权术情爱皆可抛,唯有这满身的权势,我得好好收束了,再不能重蹈覆辙。起身,

    整理好繁复的衣饰,我踏出闺阁。花园里的红梅开得正艳,冷香扑鼻。却不想,刚转过回廊,

    便见沈砚之倚在梅树下,身姿挺拔,眉眼如画。他身着月白色锦袍,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玉佩,

    在晨光中仿若谪仙。“卿卿,你可还记得,幼时许我的终身?”他的声音低沉悦耳,

    带着几分试探,眸中翻涌着我读不懂的情绪。我微微一怔,

    上一世他对我的感情总是若即若离,如今这般直白的询问,倒叫我有些不知所措。但很快,

    我便恢复镇定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,“沈公子说笑了,儿时戏言,当不得真。

    ”沈砚之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“卿卿,我是认真的。这些年,

    我对你的心意从未改变。”我心中冷笑,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温婉的笑容,“沈公子,

    玉融如今已及笄,知晓世事,儿女情长之事,暂且搁置吧。”说罢,我绕过他,

    朝着膳厅走去,留下他一人站在梅树下,身影略显落寞。我知道,这一世,

    我与他的纠葛才刚刚开始,但我绝不会再轻易陷入情网,我要为自己而活,

    为这破碎的江山而活。第二章:金銮殿上故人来今日,朝堂之上气氛凝重。我身着华服,

    头戴凤冠,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荣耀与权力的凤椅之上。往日里,这金銮殿于我而言,

    不过是彰显尊贵的华丽场所,可如今,每一寸地砖、每一道雕梁,都承载着沉重的记忆。

    玉笏叩地的声响,打破了殿内的寂静。我垂眸望去,只见阶下那人,身姿挺拔,

    即便卸去了往日威风凛凛的甲胄,可周身依旧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。周砚礼,

    这个前世在战场上杀我子民、毁我山河的宿敌,此刻却跪在丹墀之下,

    阳光透过殿顶琉璃瓦的缝隙,洒在他身上,勾勒出一道清冷的轮廓。“臣征战三载,

    得陛下恩准归京,第一件事便是求娶长公主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

    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。一时间,殿中哗然,大臣们交头接耳,

    目光纷纷在我与他之间来回游走,或惊讶,或疑惑,或暗藏深意。

    我手指下意识地捏紧袖中的佛珠,那触感熟悉又刺痛。这佛珠,

    是前世他亲手绞断我青丝所制。彼时,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踏入我破碎的山河,

    将我视作他的战利品,用这佛珠禁锢我的自由,羞辱我的尊严。如今,看着他这般温顺模样,

    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城破那日。硝烟弥漫,尸山血海,我身着染血的宫装,

    孤立于残垣断壁之中。四周是百姓的哭喊声、士兵的厮杀声,

    整个世界都被绝望与死亡所笼罩。而他,周砚礼,骑着高头大马,手持利刃,

    从那片修罗场中缓缓走来。马蹄声踏碎了我最后的希望,我以为他会如传闻中那般,

    对我这个亡国公主痛下杀手。可他却在我面前勒住缰绳,翻身下马,一步步向**近。

    他的眼神复杂,有战场上的肃杀,也有我读不懂的情愫。他将我护在身后,那一刻,

    我竟在这血腥的战场上,感受到了一丝奇异的安宁。“公主,您意下如何?

    ”皇帝的声音将我从回忆中拉回。我抬眸,对上他审视的目光,心中冷笑。这朝堂之上,

    皆是他的眼线,他又怎会不知我与周砚礼之间的恩怨?不过是想看我笑话,

    想借此试探我的心思罢了。“陛下,此事太过突然,容玉融三思。

    ”我嘴角勾起一抹得体的笑,不卑不亢地回应。周砚礼,你以为这般轻易就能求娶我?

    这一世,我定要让你为前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。第三章:青灯古佛藏玄机我向来知晓,

    帝师谢明远的书斋,那是他潜心修学、参透天地至理之所,向来不许女子踏足。于他而言,

    这书斋便是一方净土,容不得半点尘世纷扰,更容不得女子的脂粉气玷污了这清净之地。

    可今日,日头刚过三竿,我怀着满心的疑惑与好奇,踏上了那通往书斋的青石板路。

    远远望去,书斋隐匿在一片翠竹之后,青竹摇曳,仿若一片翠绿的海洋,清风拂过,

    竹叶沙沙作响,似在低语着什么秘密。待我走近,那古色古香的书斋便映入眼帘,

    雕花的门窗,斑驳的木门,处处透着岁月的痕迹。我刚到门前,还未及抬手叩门,

    那青竹帘便被一只修长的手亲自挑起。谢明远身着月白道袍,仿若那清冷的月光化作人形,

    身姿修长,气质出尘。他的指尖还沾着朱砂,想来是刚刚还在挥毫泼墨,批注经文。可此刻,

    他的目光却灼灼,直直地看向我,那眼神仿若能洞悉我内心的一切秘密。“公主可知,

    你前世批注的《孟子》,某夜突然出现在本宫案头?”他的声音低沉醇厚,

    仿若古寺中的晨钟暮鼓,在这静谧的书斋前悠悠回荡。我心下一惊,

    前世我在这纷繁复杂的宫廷生活中,也曾试图在经史子集里寻得一丝宁静与慰藉。闲暇之余,

    我便会翻开那本《孟子》,用纤细的毛笔,蘸着朱砂,

   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与心得。有时,我会为孟子的“民贵君轻”思想所触动,

    联想到这朝堂之上,百姓的疾苦与无奈;有时,我又会为孟子的浩然正气所感染,

    渴望自己也能如他一般,坚守内心的正义。那时的我,还天真地以为,

    这些批注不过是我排遣寂寞的小玩意儿,却不想,它们竟在我重生之后,

    以这样一种神秘的方式出现在了谢明远的案头。我强装镇定,

    面上却依旧维持着那副端庄温婉的模样,可微微颤抖的指尖却泄露了我内心的慌乱。

    我下意识地攥紧了袖口,试图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。“帝师莫不是在说笑?玉融前世之事,

    早已如烟云飘散,又怎会有批注的《孟子》出现在您的案头?”我故作轻松地笑着,

    可那笑容却有些牵强。谢明远却并未理会我的否认,他微微抬手,长袖轻拂,

    露出了藏在袖中的微光。那微光闪烁,仿若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,我定睛一看,心中大惊,

    那分明是我重生那日,消散的本命金缕。“公主莫要否认,这本命金缕,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  ”谢明远的目光紧紧锁住我,那眼神中,有探究,有疑惑,更有一丝我读不懂的情愫。

    我看着那本命金缕,思绪飘回到了重生的那日。那日,天旋地转,

    我仿若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,周围是无尽的黑暗与绝望。

    我能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一点点消散,生命的气息也在逐渐消逝。

    就在我以为自己即将彻底消失的时候,一道金光闪过,我便失去了意识。再次醒来,

    我已回到了这熟悉又陌生的宫中,而我的本命金缕,也在那之后,彻底消失不见。“帝师,

    这…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我再也无法维持那副镇定的模样,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,

    看向谢明远的眼神中,满是无助与迷茫。谢明远轻叹一声,目光变得柔和起来,

    他轻轻将本命金缕递到我面前,“公主莫怕,此事说来话长。这本命金缕,与这《孟子》,

    皆与前世的因果有关。公主前世,因执念太深,种下了诸多因果,如今,

    便是这因果轮回之时。”我接过本命金缕,触手温热,仿若带着前世的记忆与温度。

    我紧紧握住它,心中五味杂陈。前世的我,被权力与欲望蒙蔽了双眼,

    肆意挥霍着自己的人生,却不知,这一切早已种下了恶果。如今,重生归来,

    我本想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,却不想,这前世的因果,却如影随形。“帝师,还请您明示,

    玉融愿听您解惑。”我微微福身,态度诚恳。谢明远微微点头,转身走进书斋,

    我犹豫了一下,也跟了进去。书斋内,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,

    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,案头上,还摆放着一幅未完成的字画。谢明远走到案前,

    拿起那本《孟子》,轻轻翻开,书页上,是我前世留下的批注,字迹娟秀,

    却透着几分年少的轻狂。“公主,你看这批注,其中有一句‘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

    威武不能屈’,你前世曾在旁写下‘吾虽尊贵,却身不由己,富贵于我,不过是枷锁’。

    那时的你,虽身处高位,却被权力的枷锁束缚,内心痛苦不堪。如今,你重生归来,

    便是上天给你的一次机会,让你摆脱这枷锁,寻得真正的自我。

    ”谢明远指着书页上的批注,缓缓说道。我看着那批注,心中感慨万千。前世的我,

    虽拥有无上的权势与财富,却从未真正快乐过。我被这宫廷的争斗所累,

    被这世俗的眼光所困,从未想过,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如今,听了谢明远的话,

    我心中似有一道光闪过,我开始明白,这重生,或许真的是上天给我的一次救赎。“帝师,

    玉融明白了。这一世,玉融定当洗心革面,不再被权力与欲望所左右。”我抬起头,

    目光坚定地看向谢明远。谢明远欣慰地笑了笑,“公主能明白就好。这因果轮回,

    自有它的道理。公主前世的经历,虽痛苦不堪,却也让你积累了诸多善缘。如今,这些善缘,

    或许会成为你这一世的助力。”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心中暗暗发誓,这一世,

    我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,做一个真正的自己,为这天下百姓谋福祉,

    也为自己寻得一份安宁。第四章:寒山寺里惊鸿影近日,玉京城里的琐事让我烦闷不已,

    便想着去城外的寒山寺上香祈福,寻得片刻宁静。寒山寺,这座千年古刹,隐匿于山林之间,

    晨钟暮鼓,梵音袅袅,仿若尘世之外的一方净土。我身着素色罗裙,外披一件月白披风,

    只带了绿枝一人,便出了城。马车缓缓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,窗外的景色如诗如画,

    青山绿水,鸟语花香,让人心旷神怡。未时三刻,马车停在了寒山寺的山门前。我下车,

    抬眸望去,只见那古朴的山门之上,刻着“寒山寺”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。山门前,

    古木参天,枝叶繁茂,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。走进寺内,香烟缭绕,佛音阵阵。

    信徒们虔诚地跪在蒲团上,双手合十,闭目祈祷,脸上满是敬畏与虔诚。我也随着人流,

    来到大雄宝殿前,上香祈福。就在我起身之时,一阵悠扬的箫声传来,如泣如诉,

    仿若从遥远的天际飘来,又仿若在耳边低语。这箫声,如此熟悉,

    仿若前世的记忆被瞬间唤醒。我下意识地寻着箫声的方向走去,穿过回廊,绕过庭院,

    来到了一处幽静的竹林。竹林深处,一位男子身着玄色长袍,背对着我,正专注地吹着箫。

    他的身姿挺拔,仿若那翠竹一般,在风中摇曳生姿。他的墨发如瀑,随意地束在脑后,

    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旁,更添了几分随性与洒脱。他的腰间,系着一根红绳,

    那红绳在风中轻轻飘动,仿若一抹跳动的火焰,刺痛了我的双眼。

    我望着他垂落的墨发间那抹红绳——是我前世亲手所系,却在他堕入魔道时被扯断。

    “小师妹,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,仿若带着无尽的思念与眷恋,“这一世,

    你还要躲我到何时?”我心中一震,眼眶瞬间湿润。我张了张嘴,想要说些什么,

    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,发不出一丝声音。前世的种种,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
    那时的我们,一同在师父门下学艺,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。我总是跟在他身后,

    像个小尾巴一样,他也总是对我呵护备至,温柔以待。我以为,我们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,

    却不想,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,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我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
    他缓缓转身,露出那张我日思夜想的脸。他的眉眼依旧如画,只是多了几分沧桑与憔悴。

    他的眼中,满是深情与执着,仿若世间万物都不复存在,只有我一人。

    他指尖抚过石案上斑驳的剑痕,那是前世我刺他的伤口,“小师妹,你可还记得,这道伤口?

    ”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带着一丝苦涩。我看着那剑痕,心中一阵刺痛。前世,

    我被仇恨蒙蔽了双眼,误以为是他背叛了师门,背叛了我。在一场激烈的争斗中,

    我亲手将剑刺向了他。那一刻,他眼中的震惊与痛苦,我至今难忘。“师兄,

    我……”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,却不知该从何说起。他微微抬手,示意我不必多说。

    他向前走了一步,离我更近了一些,“小师妹,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。这一世,

    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。”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,仿若要将我融化。山风掠过,

    他袖中掉出半幅画,我下意识地低头望去,画中女子身着嫁衣,

    正是我上一世未及穿上的婚服。我俯身捡起那半幅画,手指轻轻抚过画中女子的面容,

    泪水再也忍不住,夺眶而出。“师兄,这……”我哽咽着,说不出话来。

    他轻轻将我拥入怀中,手温柔地抚着我的发丝,“小师妹,这是我为你画的。上一世,

    你未及穿上这嫁衣,这一世,我定要风风光光地娶你过门。”他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,

    带着无尽的温柔与坚定。**在他的怀里,感受着他的温暖与心跳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一世,

    我本想远离情爱,一心只为家国。可如今,面对师兄的深情,我发现自己的心,早已乱了。

    第五章:琼林宴上起波澜今日是我的及笄之宴,宫中张灯结彩,热闹非凡。琉璃灯盏高悬,

    柔和的灯光洒在众人身上,映出一张张带着笑意的脸。我身着华丽的及笄礼服,头戴凤冠,

    端坐在主位上,接受着众人的祝福。宴会上,美酒佳肴琳琅满目,歌舞表演精彩纷呈。

    沈砚之坐在我的身旁,他今日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,身姿挺拔,眉眼如画,

    仿若从画中走来的谪仙。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我身上,带着几分深情与眷恋。他为我斟酒时,

    指尖在盏沿轻点三下——这是我们幼时的暗号,代表“危险”。我心中一惊,

    刚要开口询问,周砚礼却突然按住我握筷的手,掌心的茧子蹭过我腕间的朱砂痣,

    让我微微一颤。“公主可知,这颗痣,臣在梦中见过千次万次?

    ”周砚礼的声音低沉而醇厚,仿若带着无尽的思念,在这热闹的宴会上,显得格外清晰。

    他的眼神炽热,直直地望着我,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,眼中只有我一人。我微微皱眉,

    试图抽回自己的手,却发现他握得很紧。我心中涌起一股不悦,这个周砚礼,前世与我为敌,

    如今却这般纠缠不清,实在让我厌烦。我刚想开口斥责,却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。

    我转头望去,只见谢明远坐在一旁,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,神色专注。然而,

    那琴声却突然走调,仿佛他的心思也被这宴会上的变故所扰乱。与此同时,

    裴照临的箫声也传入耳中。他的箫声如泣如诉,本应是美妙的旋律,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