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导骂我时,时间暂停了第3章

小说:领导骂我时,时间暂停了 作者:孤舟钓雪贷翁 更新时间:2025-09-29

项目进入关键阶段,团队加班成了家常便饭。周五晚上九点,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。我叫了外卖,给大家准备了咖啡和夜宵。

“陈哥,这部分接口调试总是报错,您能来看看吗?”新来的程序员小杨焦急地招手。

我走过去,俯身查看他的屏幕。复杂的代码行间,一个细微的逻辑错误隐藏其中。我指出问题所在,小杨恍然大悟。

“太厉害了!我盯了这个bug两个小时都没发现。”小杨佩服地说。

我笑笑没说话。其实,在指导他之前,时间已经暂停了五分钟,让我有机会仔细研究代码。不同的是,这次我没有直接抄袭答案,而是真正理解了问题才给出指导。

林薇从办公室走出来,看到我们在加班,略显惊讶:“还没下班?”

“接口调试遇到点问题,马上就好。”我回答道。

她点点头,目光落在桌上的咖啡和点心:“你准备的?”

“嗯,大家加班辛苦,补充点能量。”

林薇的眼神柔和了些:“有心了。完成后都早点回去休息,周一还要跟客户开视频会议。”

她离开后,小王凑过来低声说:“陈哥,林总监最近对你态度好多了啊。”

“做好本职工作而已。”我轻描淡写地带过,心里却明白,这段时间我的表现确实赢得了她的认可。

周一早晨,我提前到公司准备视频会议。重要客户来自欧洲总部,时差关系只能在他们的上班时间开会,也就是我们的下午三点。

我仔细检查了会议材料,测试了视频设备,确保万无一失。然而会议开始前半小时,林薇突然通知我:“客户方CEO临时决定参会,他们想听英文汇报。”

我的心猛地一沉。虽然我的英语读写没问题,但口语尤其是专业术语的即兴表达,一直是我的弱项。

“需要我来讲吗?”林薇看出我的紧张。

自尊心让我摇头:“没关系,我可以。”

会议开始,摄像头亮起。屏幕那端坐着七八个外国面孔,其中一位白发老者显然是突然加入的CEO。

我深吸一口气,开始用英语汇报项目进展。起初还算顺利,我准备了讲稿,照本宣科。但当CEO突然打断,提出一个尖锐的技术问题时,我卡壳了。

“Couldyouexplaininmoredetailhowyouensuredataconsistencyacrossdistributednodes?”(能否详细解释如何确保分布式节点间的数据一致性?)

我的大脑一片空白,专业术语在脑中打转,却组织不成流畅的句子。冷汗顺着脊背滑落。

就在这时,时间恰到好处地暂停了。

所有画面定格。视频中CEO微张着嘴等待回答,旁边的林薇眉头微蹙,团队成员们都屏息凝神。

我长出一口气,赶紧拿出手机搜索相关术语和表达方式。五分钟后,我自信已经准备好了答案。

但就在时间即将恢复的瞬间,我注意到林薇的笔记本上写着几行英文笔记——正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精辟见解,比我自己准备的更加简洁有力。

犹豫片刻,我最终还是选择借鉴她的思路,结合自己的理解。

时间恢复流动。

“——That'saexcellentquestion.”我流畅接话,接着阐述了数据一致性的保障机制,引用了林薇笔记中的几个关键点,并加入了自己的补充。

视频那端的CEO满意地点头,甚至称赞了一句:“Impressiveapproach.”(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法)

会议结束后,团队欢呼雀跃。林薇走过来,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:“临场应变能力不错。那些观点很眼熟。”

我心里一紧,强作镇定:“都是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总结。”

她没再追问,但眼神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。

这次事件让我意识到,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。那天起,我每天早起一小时练习口语,晚上听专业英语课程。我不能永远依赖那个特殊能力。

项目顺利推进,转眼到了季度评审。公司高层将听取各部门汇报,林薇让我代表项目组做演示。

“这是个好机会,让高层看到你的能力。”她说这话时,眼神中有几分真诚的鼓励。

我全力以赴准备,甚至推掉了所有周末计划。然而评审会前一天,我突然发烧了。

周一早晨,我头晕目眩地来到公司。吞下退烧药,我试图集中精神,但思维就像一团浆糊。

“你脸色很差,要不要请假?”林薇关切地问。

“没关系,能坚持。”我固执地说。这个机会太重要,不能错过。

评审会上,我站在投影幕前,感觉地面都在晃动。好不容易讲完主要内容,到了提问环节。

技术副总突然问了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,关于我们选择的技术架构与公司长远规划的契合度。

这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预料。我支支吾吾,答案漏洞百出。副总的表情越来越难看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时间再次暂停。

我扶着讲台喘气,额头滚烫。我必须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思考出一个完美的答案。但发烧让我的思维迟钝,平时轻而易举就能想通的问题,此刻却像一团乱麻。

我看向林薇,她正低头记录着什么。我鬼使神差地走到她身边,看向她的笔记本。

果然,她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,并写下了详尽的回答思路。甚至标注了几个关键数据和支持论点。

时间紧迫,我来不及细想,匆忙记下她的要点。

时间恢复。

我勉强稳住声音,开始回答副总的问题。凭借着林薇的笔记,我的回答逐渐流畅起来,甚至补充了几个自己的见解。

副总的眉头舒展开来,频频点头。当我终于回答完毕,他竟然带头鼓掌。

“很好的思考,与公司技术规划高度契合。”副总称赞道。

我看到林薇的表情——她先是一愣,随后眼神骤然变冷。她清楚地知道,那些观点和数据完全来自她的笔记。

散会后,她径直走到我面前,语气冰冷:“来我办公室一下。”

关上门,她直接发问:“刚才的回答,你是怎么想到的?”

发烧让我的防线变得脆弱,我几乎脱口而出:“我猜可能会问到这个问题,所以提前准备了...”

“陈先生,”她打断我,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怒气,“那些数据是我昨晚才整理出来的,根本没有分享给任何人。特别是关于技术路线图的那几个观点,是我今天早上才补充的笔记。”

她举起自己的笔记本,翻到那一页:“你能解释一下,为什么你的回答与我的笔记几乎一字不差吗?”

我哑口无言,冷汗顺着鬓角流下。发烧和紧张让我的思维更加混乱,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。

林薇凝视我良久,眼神由愤怒转为困惑,最后变成一种深思的表情。

“出去吧。”她突然说,“你生病了,先回家休息。这件事...以后再说。”

我如蒙大赦,匆忙离开办公室。回家路上,我的心跳一直很快。林薇显然已经发现了异常,只是暂时没有深究。

这件事成了我心里的一个结。病好后,我工作更加努力,仿佛想要证明自己不靠特殊能力也能成功。我主动承担最繁琐的任务,加班到最晚,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。

林薇观察着我,态度若即若离。她不再直接质疑我,但偶尔会提出一些试探性的问题。

“陈经理,上次那个技术难题,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找到解决方案的?”

“你的项目风险预判总是很准确,有什么秘诀吗?”

我小心翼翼地应对,既不能承认特殊能力的存在,又要避免显得可疑。

压力与日俱增。我开始失眠,白天靠咖啡提神,晚上靠安眠药入睡。甚至做梦都是时间暂停的场景,或者在暂停时被人发现的噩梦。

一个周三的下午,团队正在激烈讨论技术方案,我和资深工程师老赵产生了分歧。我认为应该采用更激进的新技术,他坚持保守稳定的方案。

争论越来越激烈,老赵突然拍桌子:“年轻人就是喜欢追新潮!知不知道上次用类似技术的项目差点崩盘?”

我也来了火气:“那是因为实施不当!不能因噎废食!”

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,时间又暂停了。

我疲惫地揉着太阳穴,不想再依靠这个能力。但看着老赵固执的表情,我知道正常沟通很难说服他。

犹豫片刻,我还是走到他的工位,查看他正在写的技术评估报告。果然,他对新技术有很深的误解,基于过时的信息做出了判断。

我回到座位,时间恢复。

“赵工,”我改变策略,心平气和地说,“我理解您的担忧。不过我看过最新评测,那个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缺乏,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。而现在市场上有经验的工程师已经多了很多...”

我耐心地解释,引用了一些他可能信服的数据来源。

老赵的表情渐渐缓和,最终点头:“既然你这么有把握,我们可以先做个小规模试点。”

危机解除,但我内心没有丝毫喜悦。我又一次依靠“作弊”赢得了争论。

下班后,我独自留在办公室,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夕阳透过百叶窗,在桌面上划出一道道光影。

林薇不知何时站在门口:“还没走?”

我慌忙起身:“马上就走。”

她走进来,关上门:“有件事想跟你谈谈。”

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。

“公司决定提拔你为部门副经理,”她说出令我意外的话,“我认为你有能力胜任,虽然...”她顿了顿,“虽然你有时让我觉得很神秘。”

我愣住了,没想到是这个消息。

“谢谢您的信任,但我...”

“别急着拒绝,”她打断我,“这个职位需要负责更多决策,压力会更大。我想知道,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”

我沉默良久,终于决定部分坦白:“林总监,其实我...有时候会预感到一些事情,就像直觉一样。这让我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。但我没法解释这是为什么。”

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接近真相的解释。

林薇若有所思地看着我:“直觉吗?也许吧。但我更相信那是基于经验的潜意识判断。”她站起身,走到门口又回头,“记住,无论什么能力,用得正当就是才能,用得不妥就是危险。”

她离开后,我久久不能平静。这次晋升既是机遇也是考验。越高职位,越多的目光会聚焦在我身上,我的“特殊能力”更容易暴露。

那天晚上,我做了一个决定:除非万不得已,不再依赖时间暂停的能力。我要证明自己凭真本事也能成功。